读书,让生命增值
如果没有读书,我会是什么样的呢?我也不断地问自己。
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读书:“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,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。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,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。”我相信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。打从那次被打起,捧起一本书,那就是我最大的乐趣;长大了,我决心做一名老师,我要日日与书为伴;工作后,读书就更为重要了,唯有读书,才会让我在教师岗位上具有充实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。
培根说:“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: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”读书如登山,登高一层,则脚下的土地厚重增加一分,眼界也扩大一分。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。如果你什么也不读,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,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。
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,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“活水”;我们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,去熏陶学生,使之热爱读书,与书为伴。“做一辈子教师”必须“一辈子学做教师”。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,才能与时俱进,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。常读书和常思考,使我勇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反省:既要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,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,也要正视自己之短,努力探究补救途径。读魏书生的《教学工作漫谈》,我知道了做一个好老师,要从好心态开始,方法可以学,摆正心态是关键;读李镇西老师的《爱心与教育》,李老师的对学生倾洒的拳拳爱心让我明白“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”;读苏霍姆林斯基《给教师的100条建议》让我懂得:教书育人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,而是一项值得用毕生心血经营的大事业;读了《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》让我认识了动手实践,自主学习,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等等重要的课程理念……
今天,我在漫漫的教学路上摸索前进,指引我的明灯是读书。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,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快乐的。我常想,如果没有书相伴,漫漫一生,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,而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。的的确确,有书相伴,且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,得到的点滴收获,都会在心中发出由衷的欣慰,坚定我与书相守的信念。
书之声悠远,书之声激昂,书之声清脆,书之声涵盖了千古。在我的内心深处,读书的意义和地位,从来没有降低丝毫。传统惯性也罢,现实思考也罢,至今我仍然把读书作为我神圣的理念,书,将伴随我一生。